標題:宜糖米 (糖尿病食品,降糖、排毒產品)
![]()
|
1#發表于:2010-07-08 15:45:19
- IP:122.234.*.*
宜糖米 (糖尿病食品,降糖、排毒產品)
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退休干部吳慶通患糖尿病19年了,為了控制飲食,饑餓感一直折磨著他。“這些年每天在半饑半飽中度過,掙扎著,有度日如年的感覺。”老吳如此描述他這19年來的痛苦:藥沒少吃,針沒少打,但血糖還是居高不下。更可怕的是,5年前他的一只腳趾開始潰爛,不得不立即打胰島素治療;血糖倒是暫時降下來了,但腳趾卻越爛越嚴重,醫生建議他截肢。同事中也曾有過因糖尿病截肢的先例,但截肢后不久兩位同事還是相繼去世了。
饑餓和痛苦像夢魘一般糾纏著吳慶通。 2005年11月,浙江農業大學原校長夏英武教授告訴吳慶通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學校已研制出一種“高抗性淀粉大米”,糖尿病人吃了可以降低血糖,而且多吃也不易升高,可以吃飽。那時,“高抗性淀粉大米”還在實驗階段,外面想買也買不到,幸運的吳慶通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兩年多來,他堅持每天都吃,不僅能三餐正常吃飽,而且血糖也逐步降低至正常,胰島素的劑量已從原來每日56個單位減少到26個單位,減少一半還多。因為能吃飽了,吳的體重也從124斤增加到145斤,更重要的是,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這種神奇的大米就是“宜糖”米——不僅能讓糖尿病人吃飽,還會降低餐后血糖。 如今,隨著“宜糖”米的正式上市,已有越來越多的普通糖尿病患者通過口口相傳,也開始吃上了這種新大米。 今年69歲已有10年糖尿病史的老杭州張大伯,就是在今年初偶然了解到這種“宜糖”米的。3個月吃下來還真管用,在和以前同樣服藥的情況下,他的病情已經平穩,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分別從去年8月的8.2和12.1降到了今年3月的5.3和6.7,胰島素用量也從原來每天20個單位減到了16個單位。 抗“餓”又降“糖” “目前,初步統計有近2000人在吃我們的‘宜糖’米,一般兩個月就能‘吃’出效果,如餐后血糖降低了,原來潰爛的傷口漸漸愈合,在藥量減少的情況下血糖也能平穩控制了,臉色紅潤了,體質也恢復了,人的心情自然也好起來了。”綠巨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開盛告訴《浙商》。 “宜糖”米究竟是怎么做到既讓糖尿病人吃飽又能降低血糖的呢? 先來看看普通大米,它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抗性淀粉含量很低,一般在1%以下,日常優質米都在0.5%。大米從嘴里進入人體到胃、小腸,再到大腸,絕大部分淀粉在胃和小腸就被酶快速降解成葡萄糖,兩個小時內很快被人體消化吸收,只有一小部分則可逃避酶的降解而進入大腸,被大腸微生物發酵利用后最終排出體外。前者叫可消化淀粉,后者則叫抗性淀粉,是在健康個體的小腸中不能被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產物。而“宜糖”米是通過誘變技術的方法,使稻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得到大幅提高的一個新品種。經檢測,宜糖米的抗性淀粉含量在8%至10%以上,是普通優質米的50倍以上。“宜糖”米具有獨特的淀粉結構,表現耐消化,顯著減緩糖的生成速度。相應地,米飯吃下去后就能延緩它在胃和小腸里的消化時間,不僅大部分消化的速度變慢了,而且還有一部分沒有被消化的,則進入大腸發酵利用,而發酵不會產生糖,產生多種短鏈脂肪酸,有利于人體的腸道健康。由此就可以大大減少飯后血糖增加的量和降低血糖指數升高的速度。同時由于它在胃和小腸的消化時間延緩,使糖尿病人在飯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會感到“餓”。 “把‘宜糖’米熬成稀飯變冷后,上面厚厚的一層,像果凍一樣,這一層營養特別好。如果燒成米飯,就要趁熱食之,一旦冷了就回生了,這就是高抗性淀粉米的特性,也是最簡單的鑒別方法。”徐開盛如此描述他和農民親手種植出來的“神奇大米”。 浙江納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