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參賽帖】 在浴室差點暈倒是什么原因?
![]()
|
3#發表于:2010-12-10 09:11:37 - IP:202.108.*.*
RE: 【參賽帖】 在浴室差點暈倒是什么原因?
因為洗澡前沒有吃東西,血糖低,癥狀就是想吐惡心出汗,休息會就沒事。下次千萬記得去澡堂或者浴室之前一定要吃東西,否則暈倒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什么情況下不應洗澡 ? 1.飽餐后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2.發燒時不應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3.酒后不應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的恢復。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4.勞動后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后,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什么人不宜常洗澡 ? 1.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產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內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 2.癲癇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由于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內,使得體內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癲癇。 3.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干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 緊閉的浴室里霧氣騰騰,是一個低氧環境。健康人對低氧有一定的耐受力,洗澡是不會暈倒的。但年老體弱、過度疲勞的人,對低氧環境就特別敏感。 此外,由于浴室里室溫較高,一些人常喜歡長時間浸泡在熱水里,這容易引起四肢及身體表面的血管擴張,使血液較多流向四肢而造成腦部一過性缺血和低血壓傾向。這時他們會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胸悶難受,眼前發黑,終因體力不支而暈倒。 一旦發現有人在浴室里暈倒,應立即將其平抬離開浴室,以脫離低氧環境,但不宜架扶著讓其走動,以避免腦部缺血進一步加劇。離開浴室后應注意保暖,讓他平躺著或頭部略抬高150-200,喂以少許熱茶或熱糖水,休息一陣后,一般都能慢慢好轉。對年老體弱者,則應注意防止誘發身體其它疾病。 很可能是很嚴重的貧血,你平時可以多喝紅糖水,吃棗,從蔬菜上可以多吃一些菠菜,最好是涼調的,烹調菠菜的時間越短越好.不要小看貧血,長期的嚴重貧血會導致心臟病的,你應該提早預防.應急的時候可以吃一顆糖,會緩解一點難受的癥狀. |
展開帖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