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門戶網如何定位才能成為細分領域的第一品牌
![]()
|
1#發表于:2011-01-26 16:38:18
- IP:222.173.*.*
門戶網如何定位才能成為細分領域的第一品牌一、為什么要定位 很多站長認為SEO就只是排名和流量的工作,也難怪乎很多同行會覺得自個工資低是因為SEO不值錢。只做排名和流量的SEOER其實說到底也只是一個技術員,你排名和流量做得再好,缺乏宏觀的營銷策略,你還是只是一個比較好的技術員。賣技術值不了多少錢,風投愿意追著投的是一整套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策略,而不是排名技術。而商業模式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定位”。 “定位”會決定你選擇什么行業,選擇什么盈利模式,建立什么樣風格的網站,甚至于選擇什么關鍵詞和選擇什么內容,把定位弄明白了,后期的一些優化流程自然就清晰明了了。 網站沒有定位,就會跟無頭蒼蠅似的沒有方向,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南轅北轍,會偏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 二、定位的誤區 1. 定位的誤區之一:什么都做 什么都是的下場就是什么都不是。很多站長都是心太大,就想什么都做,就想什么客戶群體都兼顧到,這樣的下場一是,別人認為你很不專業,是個大雜燴。就像我們去醫院看病,喜歡找專科醫生,如果一個醫生告訴你,他即看婦科,又看男科,又看內科,又看外科,又看兒科,又看中醫,有看西醫,還搞解剖化驗,你敢找他看病么。什么都做的下場之二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因為站長的精力本來就很有限,有些連一個行業都做不好,又怎么兼顧這么多的行業。 舉一個案例:現在提到手機,大家想到的第一品牌是什么?——諾基亞。諾基亞現在之所有能打敗摩托羅拉成為手機第一品牌還是取決于他的細分定位。 大家知道諾基亞原先是做什么的么?當然也做手機,但手機只是他13個多元化產業中的一個。在1992年以前,諾基亞也是什么都做,造紙、物業、到橡膠、機械、電纜、通信等等,那會芬蘭人想到諾基亞只想到兒時的膠皮棉靴,根本想不到手機。 但是1992年,諾基亞改變了他的戰略,將很多多元化產業從公司的業務領域里刪掉,只做通信設備,將90%的資金和人力都投注到通信一塊,這才成就了諾基亞。 定位的核心就是“細分”和“聚焦”,也是現在大勢所趨的“垂直化戰略”。 定位的誤區之二:照搬照抄別人的定位 中國的互聯網要做出一點兒成就還是挺容易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首先是學好英語,然后是去美國硅谷呆兩年,尋找她們那邊新的互聯網模式,然后回國照搬照抄,然后尋找風投,砸錢推廣,然后包裝上市。(笑~當然是有些反諷)但中國的互聯網現狀就是如此。 照搬照抄也不乏成功的,百度、騰訊、58同城等等,(當然這些巨頭后來都有融入自己的微創新),但是還有很多山寨產業抄襲了人家的模式,卻抄不來人家的理念與價值。這就是為什么美國能出個FACEBOOK,中國的山寨人人網和開心網永遠停滯不前,為什么美國的GROUPON能風生水起,中國的團購網卻沒一個太象樣的。 定位不是別人做什么你跟著做什么。定位不是決定做哪塊市場,而是決定放棄哪塊市場,做那塊競爭對手沒有做的。 定位的誤區之三:只選行業不選細分 有同學問我說,老師我的定位很準確啊,我也沒有雜七雜八一大堆,我只是做婦科,或則我只做男科,也做到行業和區域聚焦了。 聚焦這點兒是不錯的,但是在思考定位和盈利方向之前先要分析一下市場的競爭度,如果你的行業市場的競爭都很小,也沒有出現一個第一的品牌,那么你可以只選行業來作為定位。但有些產品熱門,即使是做單一產品,市場的競爭度也是非常激烈的。除非你做到該行業領域的第一,不然沒人會記得你。 有一份調查,行業第一的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為40%,第二的為20%,第三的為10%,第四的為5%,第五的是多少?是分割剩余市場的25%。 一般人只記得行業第一名,卻記不得行業第三,更別提第三第四。 醫療網站中定位定得最好的,個人覺得是有問必答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他的標題也是他的口號就是“有問必答網,我的家庭醫生。”有問必答網是2004年才成立的,39是1999年成立,他在綜合實力上拼不過39,但是他走互動化路線,定位就是問答網,標題的主題很明確。而且他的口號“我的家庭醫生”就是讓人覺得這個網站很溫馨,很方便咨詢互動,就跟在家請了個醫生一樣貼心方便。是不是,所以他現在才這么出名。 三、怎么定位? 1.聚焦原則 前面也提到過,千萬不要什么都做,什么都做就說明你什么都不是。我們向別人遞送名片介紹自己也一樣,比如如果我這么跟別人介紹,“你好,我做搜索引擎營銷,做百度競價代理,做3g實名,做團購,做在線商旅,也做餐飲,做休閑,做……”介紹了一大堆,別人能記得你么?記不住,到底是做什么的,可能最多只會認為你是啥都攙和一腳的三腳貓。但是如果你跟別人介紹,“你好,我做網絡營銷的,在這個領域從事了六年多了”,那別人就會覺得你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這就是聚焦,怎么去聚焦?找競爭對手沒有涉及的市場。比如現在的團購很火熱,做全國你肯定做不過,那么那些團購大佬們是不是有沒有涉及到的一小塊市場呢,比如你所在的那個地區,或則某種產品服務他從沒有提供團購,這些都是你值得去聚焦和延伸的市場。不要擔心市場太小,客戶不夠。再小的市場你做到第一,也是非常了不得的。 我們這里說說一個案例,大家都熟悉的,微軟和LINUX。微軟無疑是操作系統方面的壟斷巨頭, 在2002年之前,微軟是操作系統方面的絕對壟斷者,但是到了2003年底,LINUX卻占了差不多30%的市場份額。LINUX的研發比微軟操作系統整整晚了十年,而且無論資金還是人才團隊方面都遠遠落后于微軟,但是他卻能搶占那么多的市場份額,靠的是什么? 他聚焦在哪點了呢?聚焦在了“開源和免費”這點。他在別的地方拼不過微軟,但是在開源和免費方面他是老大。因為他選擇了一個非常冷門的市場,當時LINUX開始做開源的時候微軟根本沒放在眼里,覺得他肯定過幾年就倒,而且微軟即使看到了他發展的勢頭也不愿意去做開源,因為他瞧不起。但是就因為如此,LINUX勝利了。 所以去聚焦哪些東西?聚焦那些競爭對手沒有涉及甚至不屑涉及的小市場,那是你的機遇。要做定位時一定要分析競爭對手的網站,看那些是他的強勢,你不能動,要尋找他的弱勢你再專注去做。 2.心智區隔法則 進入市場還不入進入人的心智,創造流量不如創造印象。 現在很多SEOER都進入一個陷進,排名和流量的陷阱。過分專研排名技術而忽略了宏觀的品牌戰略。你流量再高,廣告打得再多有什么用?你的替代者太多了,如果你的網站無法給客戶留下特別的印象,也就無法獲得回頭客。而且百度現在波動這么大,一個調整,你的熱門詞一掉,客戶哪里還會記得去撈你。只有創造了印象,才能創造永久不斷的流量。同不同意。 我們很多一些品牌網站都不做優化,但是流量那么高,為什么,因為他已經進入客戶的心智了,即使沒有顯示在搜索引擎上,客戶也會自動去尋找他。 有人說即使是專一的行業競爭也太大了,做不到第一,所以只能細分再細分。 拿現在比較風靡的自助建站市場來說。織夢和帝國是這塊市場的權威,那么別的小的建站系統怎么從他們手中分得一杯羹湯呢?建站之星就專門只聚焦于“企業網站”,把所有的人力和資金都專注于這一塊,所以單就這一塊聚焦市場,他比織夢做的好,也贏得了不少企業用戶。而后起的NITC做的也是中小企業建站系統,他看到了建站之星唯一的不足,對于無網建基礎的中小企業而言仍然是過于復雜,所以NITC主打的牌子是“簡單和人性化”,因此也深得很多中小企業的歡迎。 所以這是一個區隔概念,也是心智階梯法則,在客戶的心智中,你能不能和某塊市場畫上等號就決定你是否能在那塊市場上獲得成功。 我們再來看醫院的區隔定位。 同樣是婦科醫院,紅房子的區隔定位是什么“歐式風格的婦科醫院,引進歐美婦科的先進設備”,那么別人想到歐式風格的婦科醫院,是不是第一就會想到紅房子。 仁德婦產醫院呢?強調的是“生理—心理—社會”的健康服務,說明到仁德看病的婦女不僅能看身體上的疾病,也能治療心理上的困惑。 華美醫院呢,是“現代化時尚醫院”,在別人的心智中也是第一所時尚女子醫院。 這些定位是不是就把彼此給區隔開了啊? 3.口號法則 把你堆砌的網站標題改成口號吧,其實我們網站首頁標題是一個很好的口號和宣傳展示為,卻被很多站長本末倒置的變成了關鍵詞的堆砌地兒,毫無營養,也吸引不了客戶。柳兒推薦的標題,是盡量簡潔明了,最好能一句話概括網站定位。 看看大醫療站的標題,有問必答的標題是“您的家庭醫生“39的標題是“中國第一健康門戶網” 我的標題是“無錫公益性診療網” 你的標題呢? 口號是一個非常好的傳播方式,一個好的口號也是定位的核心,一個好的口號能迅速得給客戶創造印象,一個好的口號能為能創造源源不斷的回頭客,同意不? 所以如果你只為了喂養蜘蛛而把首頁標題變成一對垃圾關鍵詞,那么你永遠只能是流量的奴隸。 王老吉的口號:“怕上火喝王老吉”,女兒紅的口號“埋藏十八年只為這一天”,腦白金的口號“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你的口號呢? 還有一點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ICO標簽的制作,和網站頁面的個性化設計。這都是很小的細節,但卻能在客戶腦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