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產品方*豆的問題
![]()
|
1#發表于:2011-01-30 09:19:07
- IP:222.173.*.*
產品方*豆的問題
最近土豆狂招人,我有幾個原來同事被命中了去面試,據說是有個VP大姐第一輪電話面試,第二輪見面。然后據說是要問到一個問題:你覺得土豆哪里有問題?同事帶著這個問題問到了我,我說咱都是外部人士,怎么可能猜到產品的問題呢?土豆也那些年了,大大小小的誰知道它們打了多少補丁、重構多少次了、產品規劃過多少次了? 不過仔細想想,要說這產品經理的功力,還真是分三六九等兒。今天權當說笑,說說這事兒,說的都是能獨當一面或者有心獨當一面的產品經理,助理啥的不算。這最末一等兒可能就是直接胡來的類型,想法永遠是不缺的,有想法就搞起,這種產品經理實際上挺多的。往上一等就比較客觀和科學了,在沒看到數據之前不會做任何結論,以結果為導向用數字說話,這種產品經理不多,多數能夠做對的事情,不白費勁兒。再往上一等兒呢,可能就是能概括總攬的總結抽取問題、發現本質、發現短板的人了,這種人可能當了架構師,可能創了業,當然也可能是因為胡噴失了業。 我今天嘗試當最上面的那等兒產品經理,簡單看了下以后直覺說,我覺得土豆有幾點估計肯定有問題: 1,搜索結果滿意度 作為內容為王的一個視頻網站來說,內容的組織是非常重要的,而這里面搜索是很重要的也是技術上難點較大的。相對于搜索而言,門戶形式是容易以人工的方式做好的,這個難度不大而且有很多現成的簡單方*。但是搜索就不一樣了,搜索的技術難度很大,用戶滿意度很難衡量,用戶的需求發散,服務或者引導比較難處理。對于一家以視頻為主要服務的公司來說,做好搜索的難度或者是重視程度都有可能不足,因此搜索結果滿意度應該是土豆的問題。 2,用戶是誰 估計這是土豆的老問題,登錄用戶數、活躍用戶數、以及用戶個人屬性都應該是土豆嚴重缺乏的。現在UGC內容可以先靠盜版(雇人制作并上傳)后靠正版(版權合作)解決,但用戶還是那些瀏覽用戶,再進一步非常之南。這直接就影響了推薦視頻的點擊,也就是影響了用戶步長,解決好這個問題,估計PV和廣告收入都能再次啟動。運營用戶早晚都躲不掉,精細化的運營肯定也是方向,因此登錄用戶、活躍用戶、用戶個人屬性的收集應該都是土豆的問題。 3,推薦引擎 無論是門戶模式還是搜索模式,都是要讓用戶點來點去,流連忘返,直接的收益就是PV,間接的收益就是廣告費。但是推薦這事兒不容易做,它需要幾個關鍵點的突破視頻內容的相關性、用戶屬性、用戶操作記錄的挖掘,以及基于這些東西的那套推薦引擎。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甚至是做出來的,因此推薦系統應該是土豆的問題。 4,變現能力 目前雖然在努力擴展收入的渠道,但廣告無疑是重中之重,是成熟的商業模式,而且市場很大,不需要培育。對于廣告投放效果的關注,肯定是僅次于用戶滿意度的一項指標,甚至有時候比用戶滿意度還重要。說白了就是變現能力,花了那么多錢架機器、搞內容、做宣傳,圖的不就是個變現能力嗎,無論是自己賺錢還是收購上市,這點都是最重要的。對于變現能力的追求一定是土豆不懈的努力方向,而且估計是最重要的方向,因此變現能力應該是土豆的問題。 土豆可能還有很多問題,但作為局外人,能猜測到的大多都會是這些有些粗糙虛無的點。我覺得這個是沒有做過同類服務、沒有看過數據報表的產品經理所能達到的比較高產出了。雖然有通用版的嫌疑,放到任何一個UGC網站都有可能適用,但還是考慮到了土豆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觀的。這4點都是我瞬間想到的,瞬間約等于1分鐘,如果真的猜對了我還真是挺佩服自己的。 就當是個樂兒吧。 文章來源:大徐博客 轉載請注明出處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