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警惕針對高三畢業生的各類治安陷阱
![]()
|
1#發表于:2011-07-04 15:54:00
- IP:122.236.*.*
警惕針對高三畢業生的各類治安陷阱緊張的高考已經結束,考試之后高三畢業生將從繁重的學業中解脫出來,進入一個相對輕松的時期。由于高三畢業生社會經歷很淺,畢業后學校不管、家長放松監管,這時候,要謹防針對畢業學生的五種治安陷阱。 一、招生陷阱 高考之后,高三學生渴望進入高等學府學習。針對學生及其家長的這種心理,騙子往往設置4類陷阱:一是“名校”變“民辦”。騙子通常許諾可以讓高三畢業生到名校學習,但在接受“關系費”、“贊助費”后,卻將學生安排到招生條件比較寬松、通常只要填表報名交納一定學費即可入學的民辦高校學習。二是“藝校”變“藝班”。騙子以上藝術類院校為由,吹噓通過找關系可以幫助考生輕松入校,騙取高額的“好處費”和學費,最后將學生送進私人開辦的藝術輔導班。三是“軍校”特招。騙子以部隊首長親屬、朋友的身份自居,或者干脆自稱高級軍官,謊稱手中握有某某軍校的特招生名額,在收受錢財后溜之大吉。四是“點招”吸引。騙子利用考生和家長對試點高校“點招”政策不了解,極力渲染其間的“黑幕”,以幫助學生取得“點招”名頒為名,實施詐騙。 二、招工陷阱 一些農村考生成績較差,對升學不抱希望,往往取得高中畢業文憑、在高考之后即外出打工。針對這一點,騙子常常以職業介紹所、職業中介人名義設置3類陷阱:一是收費不介紹。騙子選擇一處地方,收取畢業生高額打工介紹費,說定時間,但在到時間之前一走了之。二是預留試用期。承諾給予高薪,但有試用期,以試用的名義廉價謀取畢業生的勞動力,在試用期結束前讓其離開。三是收費不合理。往往收取各種費用,如風險押金、培訓費、置裝費、建檔費等。 三、網絡陷阱 青少年是最大的一群“網蟲”,高三畢業生則因已經畢業最有機會上網。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他們上網的主要目的多為聊天、玩游戲、結識網友,對是非的辨別、對非法網絡信息的抵制能力相對較差。為了尋求刺激,有的甚至專門跑到網吧瀏覽淫穢色情信息,沉迷網絡色情。一些游戲機業主、網吧業主、娛樂場所業主也抓住“時機”,為高三畢業生提供方便。 四、哥們陷阱 現在的高三畢業生多為“90后”的青少年,生活條件較好,具有畸形的好奇心、反常的需求心,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而高中畢業正是教育管理上的“放羊”狀態。一些高三畢業生不能抓住人生關鍵時機,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成天成群結隊,信奉哥們義氣,以致其中少數人為“哥們”而尋釁滋事、聚眾斗毆,違法犯罪。 五、傳銷陷阱 非法傳銷是一種無店鋪經營方式,是國家明令禁止、嚴厲打擊的違法活動。騙子往往以高三畢業生的親朋好友、老鄉面目出現,一方面譏笑高三畢業生已經畢業了還不能為家庭分憂,一方面鼓吹利用等待錄取通知的時間就能賺到大錢,以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為誘餌,進行誘騙。 針對上訴五種五種陷阱,從四個方面進行針對性預防。 一、加大打擊力度。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社會上的一些不良信息,進行分類匯總。了解轄區內高危人群的日常動向,警惕這類人員將犯罪的魔爪伸向高三畢業生。 二、加強轄區夜間巡邏力度。高考之后又逢天氣炎熱,夜間成為犯罪的高發時段,在這段時間內,應當加強街面巡邏,對可疑青少年進行盤問,預防與威懾雙管齊下。 三、對網吧、臺球廳、夜宵攤等人員復雜的區域進行監管。網吧、臺球廳、夜宵攤是青少年的主要集聚地,也是一些常見治安問題高發的區域,對上述區域加強監管,能及時將一些犯罪扼殺在搖籃之中。 四、加強宣傳,與學校、家長進行聯動。通過學校宣傳墻,手機短訊提示等渠道,及時向家長發布提示信息。只有警方、學校、家長三方聯動,才能及時有效疏導,預防和打擊上述五類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