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狀元們為何喜歡去香港念大學
![]()
|
1#發表于:2011-07-09 23:52:55
- IP:222.218.*.*
狀元們為何喜歡去香港念大學
今年高考,北京三名女生以676分的相同成績(不含加分),并列文科第一名。近日,來自香港大學消息,三名女生全部選擇去港大就讀,并且全部獲得每年16萬港幣全額獎學金。(7月2日《新京報》)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連續第四年北京高考文狀元全部選擇香港的大學了。之前理科狀元梁思齊已經參加了港大的面試。雖然前幾日,“清華秀官”、“北大炫富”在網上如火如荼地進行,但依然沒有牽絆住狀元們對港大的渴望。 據相關資料顯示:僅1998-2004年,北大和清華錄取狀元比例高達93%以上。但從2005年起,香港高校逐步納入內地統一招生計劃,僅2006和2007年香港高校就招收近30名高考狀元,北大和清華招收狀元比例也隨之下降至78%。 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狀元們的目光?除去高額的獎學金誘惑,香港大學的教育方式也是狀元們最為看重的方面,誠如今年的文科女狀元之一北京四中的梁倩所說,“希望能多了解香港;另外也想嘗試一下跟國內不一樣的教育體制。” 從狀元們趨之若鶩到現在門庭冷落,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以北大清華為代表的高校教育體制的尷尬。據中國教育戰略問題研究專家、武漢市教育局副局長田文江透露,首份《中國狀元職場狀況調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國各省狀元全軍覆沒,沒有發現一個在從政、經商、做學問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這些中學時代的出類拔萃者,為何在進入大學之后無聲無息了呢?狀元們全軍覆滅,令人不得不質疑當前的教育體制,不得不質疑接受狀元們的大學。 泛政治化、過度官僚化,已經讓大學失去了求真做學問的本質,分不出到底是官場還是大學。近年來,清華北大作為內地高校的領銜者,前者早已喪失了當年“清華四導師”時期的獨立精神,后者也喪失了蔡元培時期“學術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風氣;相反,校長“不識字”、教授剽竊、學術造假丑聞不斷。教授為了申請項目獲得科研資金往往又疲于奔命……這種混亂不堪的狀況讓學生汲取的學術、精神資源無法保障。 當一扇窗口向人們關上的同時,人們必然會去探索另一扇窗。正是由于對內地名校的失望,才讓狀元們對港大、甚至諸多國外高校投以了青睞的目光。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為這種狀況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著狀元們逐漸南飛、外飛,大學校長們應該從這些剛剛獨立的18歲青年的選擇中看到問題,深刻反思——因為這不僅僅涉及到這些高校的自身發展問題,更涉及到未來整個民族的發展走向。 |